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中禅寺景象。"路入松声远更奇",开篇便以"路入松声"设定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而"远更奇"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紧接着"山光水色共参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山光与水色的变化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静皆宜的画面。
中间两句"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则聚焦于一个独自坐在深山中的和尚。他所处的是一片禅寂之地,只有他一人静坐其中,仿佛与世隔绝。而"坐对梁朝老桂枝"则描绘了和尚面前的景象,他对面的可能是一扇窗,或是一处开阔的空间,外面是老桂枝,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写实,也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生命力的坚持。
这首诗通过对山光、水色和禅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眼都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清净脱俗的意境。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君说南朝全盛日,秣陵才子更多人。
千年秋色古池馆,谁见齐王西邸春。
春歌已寂寂,古水自涓涓。
徒误时人辈,伤心作逝川。
欲赏芳菲肯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
西林可是无清景,祗为忘情不记春。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
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