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屋为彝古鼎赋

海上高僧屋数椽,珊瑚碧树绕阶前。

过桥云磬天台寺,对岸风帆日本船。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

百千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董纪的《海屋为彝古鼎赋》描绘了一幅海上修行与海外交流的生动画面。首句“海上高僧屋数椽”,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僧人在海上的居所,寥寥数椽,却显出其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珊瑚碧树绕阶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特与清幽,珊瑚和碧树相映成趣,宛如仙境。

“过桥云磬天台寺,对岸风帆日本船”两句,通过“云磬”和“风帆”两个意象,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外界的互动。过桥的钟声回荡在空中,象征着僧人的修行与禅心,而对岸驶来的日本船只则暗示着跨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两句,运用神话传说,龙女献珠和鲛人共坐一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佛法的普渡众生。僧人与异族共同修行,体现了佛教的包容与和谐精神。

最后,“百千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用“百千劫数”和“弹指”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桑田变迁”象征世间万物的沧桑巨变。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作者对僧人生活和世间沧桑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偶题三首(其二)

小径斜穿入竹林,曲阑通转亚花阴。

墙隈回得风如旋,落地残红几许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无题二首(其一)

滦河还国世还淳,职贡梯航罔不宾。

珠树木难炎土物,紫驼黄鼠朔方珍。

雕题火老锼金珥,漆齿酋王冠玉麟。

荒服年来朝觐绝,包茅责入竟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无题二首(其二)

百年功业自天开,化洽周南陋汉才。

朱鸟每从东海获,白禽还自越裳来。

绣衣玉斧严丹陛,衮冕桓圭列上台。

政典有余戎备略,秋风满地独兴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客夜

露下碧梧白,风生玉籁幽。

关河今夜客,天地十年秋。

鼓角悲新鬼,衣冠忆旧游。

都将周裤泪,洒遍黑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