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董纪的《海屋为彝古鼎赋》描绘了一幅海上修行与海外交流的生动画面。首句“海上高僧屋数椽”,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僧人在海上的居所,寥寥数椽,却显出其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珊瑚碧树绕阶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特与清幽,珊瑚和碧树相映成趣,宛如仙境。
“过桥云磬天台寺,对岸风帆日本船”两句,通过“云磬”和“风帆”两个意象,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外界的互动。过桥的钟声回荡在空中,象征着僧人的修行与禅心,而对岸驶来的日本船只则暗示着跨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两句,运用神话传说,龙女献珠和鲛人共坐一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佛法的普渡众生。僧人与异族共同修行,体现了佛教的包容与和谐精神。
最后,“百千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用“百千劫数”和“弹指”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桑田变迁”象征世间万物的沧桑巨变。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作者对僧人生活和世间沧桑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