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端午述怀

短蒲漾水,新竹梢云,暖风正好。

谩学长生,綵丝臂上红欲耀。

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

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

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

朱符艾虎,催老几多年少。

岁岁榴红似火,忍将人照。

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

形式: 词牌: 华胥引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佟世南的《华胥引·端午述怀》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感慨。开篇以“短蒲漾水,新竹梢云”起笔,展现出端午时节菖蒲泛水、新竹挺拔的清新画面,营造出节日的氛围。接着,“暖风正好”四字,点明了气候宜人的季节特点。

“谩学长生”一句,暗寓词人对长寿的向往,但又自嘲未能如仙人般长生不老。“綵丝臂上红欲耀”则描绘了端午佩戴五彩丝线和香包的习俗,色彩鲜艳,热闹非凡。接下来,词人通过“竞看楚女吴娃,试小纨纤缟”描绘了人们围观龙舟竞渡的场景,女子们穿着轻薄的丝绸,增添了节日的活力。

“画鹢争飞,渡头箫鼓缭绕”进一步渲染了赛龙舟的热烈气氛,箫鼓声声,热闹非凡。然而,“千载湘君,到而今、有谁凭吊”又流露出对古人湘君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朱符艾虎”指的是端午节的符咒和艾草,它们象征着驱邪避疫,但词人借此感叹岁月催人老。“岁岁榴红似火”以榴花的艳丽反衬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消逝的无奈。最后,“憔悴情悰,古来谁个知道”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苦闷。

整首词在端午节的热闹景象中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既有节日的欢庆,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4)

佟世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年间任临贺知县,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鲊话》、《附耳书》等

  • 字:梅岭
  • 籍贯:清满洲(辽东)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过昭关怀古

百尺雄关,遥望处、势分吴楚。

临断岸、扁舟乍舣,独来吊古。

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

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思昔日,孤忠苦。

向此地,重开阻。叹兵屯虎豹,欲飞难度。

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

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十二时.登钓台

奇峰万叠锁澄江,但见钓台天际。

正凭眺、愁云四起。忽感十年情思。

鞭指燕山,剑挥越峤,都付西风泪。

想当日、五月披裘,不下元纁,只烟雨一竿而已。

问如今、有谁还记,指点濑头旧事。

附托云霄,声闻岩穴,不独严光矣。

笑客星犯座,太史应也附会。

避利名、利名仍有,何必黄昏过此。

奋袖一歌,阴霾都散,明月秋如洗。

许剑荒亭外,野鹤长空清唳。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送入我门来.西湖

教妓楼空,梦儿亭古,西泠冷落秋光。

湖上轻舠,归不待斜阳。

何年鹤去孤山寂,又一派松声岳墓荒。

苦被晨钟暮鼓,催趱烟云变态,十里横塘。

只有关情,一事未能忘。

数声河满吹杨柳,有几滴、胭脂下海棠。

形式: 词牌: 送入我门来 押[阳]韵

御街行.寄怀王丹麓即次原韵

纷纷黄叶摇空砌。灯影瘦、蛩声碎。

伊人何在溯苍葭,空见寒霜盈地。

痴情无那,愿随明月,长照人千里。

清樽未毕心先醉。酒满前、疑垂泪。

红萸黄菊竞秋芬,总入愁怀无味。

钟陵景色,望君来赋,三舍予退避。

形式: 词牌: 御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