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好诗景

青盘香露倾荷女,子墨风流更不言。

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青色的玉盘中盛满了香露,荷花仙子般的女子更加风流不语。
一座座寺庙环绕着云萝,足以度过平静的日子,然而京城的尘埃直到死亡也会扑向权贵之家。

注释

青盘:形容精致的玉制托盘。
香露:香气浓郁的露水,可能象征纯洁或珍贵。
倾荷女:像荷花一样清雅的女子。
子墨:可能是人名,也指有才华的文人。
风流:指举止潇洒,才情出众。
更不言:沉默寡言,不轻易表达。
寺寺:形容众多的寺庙。
云萝:藤蔓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堪度日:足以度过日子,表示满足或宁静。
京尘:京城的尘土,比喻权力和世俗纷扰。
扑:这里指追逐或吸引。
侯门:贵族或权贵人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属于杂体诗的一种。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

"青盘香露倾荷女"一句,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荷花在清晨的景致,荷叶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如同美丽的女子轻盈地低头,散发出淡雅的幽香。这不仅描写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情境的向往。

"子墨风流更不言"则是转换了一种意境,"子墨"指的是古代书法家王羲之所用的墨,"风流"形容其飘逸自如的笔触。诗人似乎在赞美书法艺术的高超,更暗示了自己的心境——面对生活的繁华与复杂,他选择了沉默和内省。

接下来的两句"寺寺云萝堪度日,京尘到死扑侯门"则是一种对比。"寺寺云萝"描绘出一种清净脱俗的寺庙生活,时间在这里似乎静止了,而"京尘到死扑侯门"却是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执着,一直到生命终结仍旧无法摆脱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这两句诗勾勒出了人生不同的选择与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艺术之高、出世之想和尘世之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内心斗争。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寺钟暝

百缘斗薮无尘土,寸地章煌欲布金。

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睹栖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砌思步

襹襹古薜绷危石,切切阴螀应晚田。

心事万端何处止,少夷峰下旧云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晚秋吟

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

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杂体诗.奉和鲁望闲居杂题五首.醒闻桧

解洗馀酲晨半酉,星星仙吹起云门。

耳根无厌听佳木,会尽山中寂静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