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馀。
儿童争拂榻,门巷劣容车。
掩扇知秋意,窥墙省旧书。
经年三枉驾,未与故人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永叔内翰见访》。诗中描绘了内相(可能是朝廷官员)来访的情景,反映出主人对贵客光临的欣喜和家中的简朴氛围。儿童们争着打扫榻席以迎接贵客,连狭窄的门巷都容纳不下华丽的车辆,显示出主人的谦逊和家境的清贫。诗人通过“掩扇知秋意”暗示季节更迭,而“窥墙省旧书”则流露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尽管内相多次来访,诗人并未因此而疏远老朋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主人与来访者之间深厚的交情。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
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
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更衣入侍宫中贵,韡韡芸黄殿后花。
斗色长宜日光近,生辉尤喜盖阴斜。
依稀鞠服开风袂,约略仙盟裹露华。
不与艳桃偷结子,漫天飞去作朝霞。
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嚣氛。
尚有南朝树,能留北固云。
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卫国丹青在,孤堂绿桂薰。
田收野更迥,墟里隔烟陂。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荆扉候不掩,稚子望先知。
自是一生乐,何须闾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