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南新辟三圃

圣门学为圃,人皆陋樊迟。

借问玉堂客,筑圃将奚为。

儒冠安淡薄,志不图甘肥。

苦硬根可咬,酸齑味可知。

在贵不忘俭,藿食固所宜。

大哉君子心,所存应在兹。

苟能充此志,堪作和羹资。

试我盐梅功,济彼闾阎饥。

孰云谋生计,日夕勤敷菑。

不有公仪休,拔弃园中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圣门学为圃”开篇,巧妙地将儒家的耕读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与道德追求。诗人通过“借问玉堂客,筑圃将奚为”,引出对贵族阶层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思考,强调了“儒冠安淡薄,志不图甘肥”的理念,即真正的贵族应以淡泊名利、注重精神修为为本。

接着,“苦硬根可咬,酸齑味可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期许,也是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倡导。

“在贵不忘俭,藿食固所宜”则进一步强调了无论地位如何,都应保持节俭的美德,以豆叶(藿)为食,也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儒家节俭、知足常乐思想的推崇。

“大哉君子心,所存应在兹”表达了对君子之心的赞美,认为君子的心应该包含这些美德,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苟能充此志,堪作和羹资”则是对那些能够实现这一理想的人的肯定,认为他们能够成为社会和谐的贡献者。

最后,“试我盐梅功,济彼闾阎饥”展现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底层民众提供帮助的愿望,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而“不有公仪休,拔弃园中葵”则以历史典故结尾,暗喻只有像公仪休这样的贤臣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这种高尚的生活方式,避免被世俗所诱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其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95)

章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 字:德懋
  • 号:闇然子
  • 籍贯:金华府兰溪
  • 生卒年:1437—1522

相关古诗词

送白沙先生陈公甫

洙泗迥且深,伊洛浩不息。

建溪一以逝,末流日湮塞。

浙水泛功利,西江浸虚寂。

寥寥宇宙间,何人践斯域。

陵夷二百年,儒术转乖僻。

争先取青紫,明经竟何益。

有美罗浮仙,遗编自探索。

章甫非我心,铿然只鸣瑟。

尚友千载人,充然如有得。

礼乐古三王,删修今六籍。

坠绪何茫茫,仰钻各致力。

回澜障百川,屹立中流石。

任重道路长,行行慎无斁。

斯文谅有在,前修未应没。

何当谢尘纷,云山随杖舄。

共对梅花春,细扣先天易。

形式: 古风

送春

黄鹂啼老绿杨树,萋萋草满王孙路。

落红无数点苍苔,九十春光倏将暮。

东君何事驾言回,典衣且尽花前杯。

殷勤相送共一醉,后会又是明年来。

别离不用伤怀抱,四时代序天之道。

君不见功成名遂便拂衣,汉家疏傅辞荣早。

形式: 古风

赐粽

细葛香罗试新暑,太平时节逢重午。

五兵辟尽百邪消,不用钗符悬艾虎。

九重天上宴芳辰,菖蒲香泛宫壶春。

青青孤叶包金黍,玉盆满贮颁群臣。

小臣何幸遭明主,承恩共醉薰风里。

愿题官帖献新诗,纳忠窃效欧阳子。

形式: 古风

赐扇

祝融南来司火令,大地郁蒸如坐甑。

蓬莱宫中夏日长,南薰有歌思解愠。

尚方新造宫扇成,削玉裁云形制精。

内侍传宣赐卿士,一挥顿觉炎尘清。

鲁公诗句平生志,愿与君王除酷吏。

安得牧守皆循良,远播仁风慰黎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