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少保隐居之地的宁静与简朴生活。首句"少保幽栖处"点出主人公的闲适隐逸,"溪边曲径开"则展现出环境的清幽,小路蜿蜒通向溪流。"涧茶留客坐"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用自采的涧茶招待客人,"蔬饭待僧来"进一步强调生活的简单,以素食款待僧侣朋友。
"引水穷泉脉"写诗人亲自引水探寻泉水源头,显示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当山垒月台"则描绘出在山中建造平台,以便欣赏月色的雅趣。最后两句"阶前松柏古,犹望后人培"表达了诗人对后世的期许,希望这份宁静的传统能得到后人的延续和呵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士生活的画面,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对后代的期望,体现了清幽淡泊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