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孔传铎所作的《望绎山》,描绘了傍晚驾车经过鲁台时所见的景色。首句“薄暮驱车过鲁台”,点明了时间与行踪,夜晚的朦胧中驾车穿行,引出下文对绎山的描绘。"凫山青远绎山来",形象地写出远处的绎山青翠欲滴,连绵而来,富有动态感。
接下来的两句,“地余碑勒秦皇篆,天借桐为《禹贡》材”,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结合,提及秦始皇的碑刻和桐木的珍贵,暗示绎山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地位。
“万石玲珑堆洞壑,一松夭矫托云雷”描绘了山间的奇石和挺拔的古松,展现出绎山的险峻与秀美,宛如天地造化之工。最后一句“无由驻马探奇胜,满眼征尘首重回”,表达了诗人因行程匆匆而无法停留探索更多美景的遗憾,只能带着满目征尘返回,留下深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绎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绎山的赞美和对未能深入探索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