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念

方招东渚魂,又送北阡窆。

交游亦馀几,日觉眼中欠。

向来所憎者,一一皆可念。

忧愁鬓先霜,形影吾自厌。

春华已零落,秋木岂阳艳。

缅怀郢人质,徒挂季子剑。

形式: 古风 押[艳]韵

翻译

召唤东边的孤魂,又送别北郊的亡灵。
交往的朋友已经所剩无几,每天感觉眼前都缺少了什么。
曾经厌恶的人,如今却一一涌上心头。
忧虑和悲伤使我鬓发早白,我甚至厌恶自己的身影。
春天的花朵已经凋零,秋天的树木怎还能有夏日的灿烂。
怀念那高尚的品质,却只能空挂着季札的宝剑。

注释

东渚:东边的水边或墓地。
窆:下葬。
馀几:剩下几个。
眼中欠:感觉缺少。
憎者:厌恶的人。
鬓先霜:鬓发早白。
阳艳:夏日般的灿烂。
郢人质:指高尚的品质。
季子剑:典故,季札挂剑表示对礼节的尊重,此处象征高尚的品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有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感慨。首句“方招东渚魂,又送北阡窆”描绘了诗人频繁地悼念亡友,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失去的痛苦。接下来,“交游亦馀几,日觉眼中欠”表达了对旧日交往的同僚日益减少的感叹,以及内心的孤独。

诗人进一步抒发情感:“向来所憎者,一一皆可念”,曾经厌恶的人此刻却变得值得怀念,反映出人生无常和对过去的反思。接着,“忧愁鬓先霜,形影吾自厌”写出了岁月催人老,诗人对自己的形貌变化感到厌倦,流露出深深的忧愁。

“春华已零落,秋木岂阳艳”以季节更替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缅怀郢人质,徒挂季子剑”借典故表达对高尚人格的追思,以及自己空有壮志却无法实现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生死离别和人事变迁,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

罗公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其一)

车骑将军结束新,长安那记昔年身。

南来尽是干名者,无复平阳下泪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杂诗(其二)

世故如游尘,朝扫暮还有。

向平待毕婚,谢事计已后。

耳堪几枕流,口但宜饮酒。

门前泰华压,老子一搔首。

秋来四壁寂,草色上户牖。

好山喜笑人,客至但摇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杂诗(其一)

叔夜七不堪,投笔窜耕垄。

被毛学新鄙,暴虎悔旧勇。

敛身蜗壳间,榻外即关陇。

□无奏记手,门绝问奇踵。

人言明府骄,我欲廷尉重。

可人忽东来,明月云乐拥。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次韵严叔贤见寄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馀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櫜弓定何日,春驭已莫留。

柳营岂云远,邈若青海头。

何当踏月来,羽衣啸黄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