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许赓皞的《题上屯嵩山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山中禅境。首句“老僧宴坐不迎客”展现了僧人深居简出,专注于内心修行的状态,不以世俗礼节待人。次句“一溪沄沄青到门”则通过潺潺溪水和满眼青翠,营造出清幽的自然环境,仿佛禅意直抵眼前。
“养成山中鹿麋性”暗示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鹿麋在这里自由自在,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接着,“辟出世外桑麻村”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村庄,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斋厨无烟落松子”写出了僧人的简单生活,连炊烟都少有,只有松子落地的声音,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而“坏磬挂壁生苔痕”则以废弃的磬和壁上的苔藓,揭示了寺庙的古老与岁月的痕迹,暗含禅宗的淡泊与寂寥。
最后两句“梦思嵩阳不可到,对此妙悟参风幡”,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嵩阳(可能指嵩山深处的禅林),但眼前的景象已让他有所领悟,仿佛在禅定中参透了风幡所代表的空无之理,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嵩山寺的独特禅意和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