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年己度知非日,学易应思补过时。
珍重故人相问讯,韦编三绝是心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执着。首句“行年已度知非日”意味着在岁月的流转中,诗人意识到过去的某些选择或行为可能并非最佳,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的反思与自省。接着,“学易应思补过时”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视,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过去的不足,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后两句“珍重故人相问讯,韦编三绝是心期”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希望老朋友能相互问候,而自己则以韦编三绝(指读书勤奋,书卷翻阅至断编)来表达对知识追求的承诺和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学问的热爱。
不详
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皋比拥处乐何如,春满庭前草不除。
他日相从问无极,文山风月未应虚。
高卧丘园岁月赊,闲将抱瓮作生涯。
悠然得道忘机处,笑看纷纷两角蜗。
肉食无缘藿自安,畦蔬聊欲媚春盘。
葵伤应有终年憾,芹献难忘一寸丹。
昔人黄卷青灯处,沧海桑田几变更。
独有龙洲洲上水,东流还作诵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