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向远大的人物,他选择隐居于山房,以期实现其宏伟的治国理想。诗人通过“千丈节”和“万家春”的比喻,赞美了这位人物坚守自我、调和万物的高尚品质。诗中提到的“青编勋业光终烂”,意味着他的功绩如同青史上的光辉,永不磨灭;而“翠琰文章久更新”,则赞扬了他的文章与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敬仰与怀念,即使是在风雨中,也不应忘记这位先贤的智慧与贡献。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与颂扬。
不详
南有树居叟,翛然一径开。
经年野户外,不见俗人来。
冰炭知难合,溪山觉易陪。
竹间逢片石,一坐便忘回。
处世觉还早,终无陆地波。
事从安分少,忧为过求多。
虑广神偏昧,心平气自和。
万般惟好胜,胜得又如何。
鹿鸣嘉会宴贤良,仙乐洋洋出洞房。
天上赐花头上艳,盘中宣橘袖中香。
黄河再报千年瑞,绿醑轻浮万寿觞。
今日陪臣参盛际,愿歌天保永无忘。
万里区区学宦游,江南江北几时休。
朝来作别殷勤语,为谢多情黄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