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户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

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租契上的名字依然存在,但谁来缴纳赋税呢。
无人照管的荒坟被火焚烧,原本属于官家的土地也被占据。
边境战事频繁,蛮荒之地疾病尤其严重。
我不知该带着老人和孩子去哪里,才能找到丰收的地方。

注释

租帖:古代土地租赁契约。
犹在:仍然存在。
纳税钱:缴纳赋税的钱。
无主墓:无人认领的坟墓。
地占:土地被占据。
官田:官府所有的田地。
边国:边境地区。
干戈:战争。
蛮州: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瘴疠:热带或山区的疾病。
携老稚:带着老人和小孩。
就丰年:寻找丰收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动荡中的人民生活图景。开篇即指出租帖名犹在,意味着地方官府的征税记录尚存,但实则无人能够承担起这些税款。这反映了战乱时期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顿。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这两句通过对墓地和土地被侵占的描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古代中国重视祖先崇拜,无主墓被焚毁不仅是对逝者不敬,也象征着社会伦理的崩溃。官田被占,则意味着国家权威和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这里描述的是战争的残酷与疾病的肆虐。“边国”指代边疆之地,“干戈满”则形容兵戈遍布,象征着战乱频仍。而“蛮州”通常指南方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的“瘴疠偏”则暗示了疾病在这些地方的流行。

最后两句,“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表达的是诗人对于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人们带着老幼,不知将何去以求一个太平盛世。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迷茫,也是对整个社会安定与繁荣的深切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破坏和动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乱时代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闻边报寄姚雪蓬

淮烽蜀燧照边隅,白发忧时我腐儒。

楚客汀洲搴杜若,齐王沮泽索茈葫。

耽吟自爱南游好,久谪曾谋百事无。

拟对祝融扪虱话,何时重捋使君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桂林怀李景魏

阳华万叠云,无计得相寻。

所学皆时好,何人知尔心。

莎城百粤远,雪峤一翁吟。

已是怀人极,天寒奈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桂林送人之琼州招捕海寇

訾家洲畔路,别尔苦匆匆。

说剑令人喜,耽吟与我同。

旌旗枫鬼雨,舟楫鲎箄风。

想到琼峰顶,题诗更纪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许介之誉文堂(其一)

曾佐元戎洗绿林,此翁何止擅诗声。

久辞骠骑寻瓢饮,谁引鸣驺聒耦耕。

厚礼正罗温处士,浮名还污阮先生。

衡茅那识丝纶美,尚拟升堂结社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