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

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

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

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待眠。

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髻儿半偏。

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

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鉴赏

这首《梅花引》是宋代词人赵汝茪的作品,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波动。开篇“对花时节不曾忺”,表达了词人在花开的季节里心情不佳,提不起兴致。“见花残,任花残”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淡漠,似乎对花的凋零无动于衷。

接下来,“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描绘了词人独自在窗边感受春寒的场景,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题破玉笺双喜鹊”一句,以喜鹊寓意美好的消息,但词人的心情并未因此而好转,反而感到“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暗示了内心的愁绪如同山峦般沉重。

下片转入更深的情感表达,“待眠,未眠”揭示了词人难以入睡的焦虑,“事万千”道出了心中的纷扰。“也问天,也恨天”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追问和怨恨,同时“髻儿半偏,绣裙儿、宽了还宽”通过身体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词人情绪的低落和生活的无所适从。

最后,“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象征着词人试图自我温暖,但效果微乎其微。“惟有月知君去处”以月光映照孤独,而“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则让人想象词人所在的具体环境,更显其孤寂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花为媒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绪。

收录诗词(8)

赵汝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退斋,赵宋宗室,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七世孙,为赵善官之幼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有词名,周密曾拟其词体作词,宋编的《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均选其作品,《全宋词》辑其《退斋词》一卷,存词九篇

  • 字:参晦
  • 号:霞山
  • 生卒年: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锦屏香褪。寒隐轻衫嫩。燕子护泥飞不稳。

庭掩百花难认。双双绣带微风。海棠此夜帘栊。

愁损一番寒食,小窗淡月残红。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谒金门

羞说起。嚼破白桃花蕊。人在夕阳深巷里。

燕儿来也未。一样半红半紫。双凤同心结子。

分在郎边郎不记。为郎今拆碎。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摘红英

东风冽。红梅拆。画帘几片飞来雪。银屏悄。罗裙小。

一点相思,满塘春草。空愁切。何年彻。

不归也合分明说。长安道。箫声闹。

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露华洗尽凡妆,玉妃来侍瑶池宴。

风裳水佩,冰肌雪艳,清凉不汗。

解语情多,凌波步稳,酒容易散。

想温泉浴罢,天然真态,浑疑是、宫妆浅。

暗想凄愁别岸。粉痕消、香腮凝汗。

雪空冰冷,此情唯许,鹭知鸥见。

羽扇微摇,翠帷低拥,清凉庭院。

待夜深,月上阑干,更邀取、姮娥伴。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