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冶长虽解缧绁,无由得见东周。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翻译

决定此生归隐,即使身戴囚徒之冠。
虽然冶长懂得解脱束缚,但无缘再见东周盛世。

注释

一生:终身。
判却:决定。
归休:归隐。
谓著:即使。
南冠:囚徒之冠,代指囚犯。
到头:最终。
冶长:春秋时期楚国贤人,曾被囚禁。
虽:虽然。
解:解脱。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囚禁。
无由:没有机会。
得见:见到。
东周:指东周时期,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鉴赏

这两句诗是柳宗元在《奉酬杨侍郎丈因送八叔拾遗戏赠诏追南来诸宾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伤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留恋。

"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总结,以及对未来生活状态的一种预期。在这里,“判”字有判决、定夺之意,显示出一种宿命的无奈;“归休”则是退隐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纷争的厌倦与超脱。而“谓著南冠到头”则是说诗人渴望戴上象征着自由和纯净的南冠,一直到生命的终结。这里的“南冠”,既有地理上的指向,也隐喻着一种精神状态。

"冶长虽解缧绁," 这里,“冶长”一词颇为独特,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事物的柔软和细长,而在这里被用于比喻诗人的心绪或情感。"解缧绁"则是说纠结和束缚得到了解脱。

"无由得见东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眷恋与渴望,但却又感到无法亲临其境。“东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方向,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是诗人心目中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地方。

柳宗元这两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的情感纠葛,同时也透露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于生命、自由以及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游昌化精舍

宝台侵汉远,金地接霞高。

何必游天外,忻此契卢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琼台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玉清行

遥遥寒冬时,萧萧蹑太无。

仰望蕊宫殿,横天临不虚。

下看白日流,上造真皇居。

西牖日门开,南衢星宿疏。

王母来瑶池,庆云拥琼舆。

嵬峨丹凤冠,摇曳紫霞裾。

照彻圣姿严,飘飖神步徐。

仙郎执玉节,侍女捧金书。

灵香散彩烟,北阙路軿阗。

龙马行无迹,歌钟声沸天。

驭风升宝坐,郁景晏华筵。

妙奏三春曲,高罗万古仙。

七珍飞满坐,九液酌如泉。

灵佩垂轩下,旗幡列帐前。

狮麟威赫赫,鸾凤影翩翩。

顾盼乃须臾,已是数千年。

形式: 古风

牡丹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