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湖

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

白头渔子摇苍烟,鸂鶒眠沙晓惊起。

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

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

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

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楚地的云层如翠色的团块绵延八百里,澧水中的兰花香气随春水飘散。
白发渔夫在苍茫烟雾中摇动着小舟,沙洲上的鸂鶒被清晨的惊扰从梦中醒来。
沙头的老者夜晚长叹,他的铁笛尚未响起,春风也为他感到羞愧。
露水寒冷,紫色的藟藤结出新的哀愁,城角的号角声在秋夜中悲鸣,仿佛诉说着关河的离愁。
被贬谪的仙人想要认识那雷斧之手,消除古今以来的愁苦和丑恶。
巨鲸在碧蓝的天际消失无踪,我写下这首诗,你可懂得其中深意?
何时能驾一叶扁舟返回瀛洲,满眼尽是江面上的宫锦,只愿欣赏湖光山色。

注释

楚云:楚地的云。
澧兰:澧水中的兰花。
渔子:渔夫。
鸂鶒:水鸟名,类似鸳鸯。
龙叟:老者,比喻有威望的人。
雷斧手:比喻具有巨大力量或变革能力的人。
鲸游:比喻人的豪迈或壮志。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宫锦:宫廷制作的华丽锦缎,象征富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游历时的情感体验。开篇“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两句勾勒出一个宽广的湖面,云气蒸腾,与远处的山峦相呼应,湖中之兰随着春风飘逸,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接下来的“白头渔子摇苍烟,鸂鶒眠沙晓惊起。”描述了诗人遇见了一位白发渔夫,他或许在湖上点燃了炬火,烟雾缭绕。同时,一只鸥鸟因为声响而从沙滩上惊飞起来,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洞庭湖畔的宁静与生机。

“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晚时分,对着月色或星光,心中萌生出某种忧虑。古代有“龙 叟”之说,指的是道家修炼成仙的人物,这里可能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比喻。而铁笛未响,是因为春风的到来让其感到羞涩,不忍心吹奏。

“露寒紫藟结新愁,城角泣断关河秋。”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深处。露水沾湿了紫色的花朵,似乎也凝聚出了新的忧愁。而城角的哀泣声,传递着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悲伤。

“谪仙欲识雷斧手,刬却古今愁共丑。”这两句中,“谪仙”指的是李白,他希望能认识那位能够挥斩雷霆的手,如同古人对英雄豪杰的仰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共同的忧虑。

“鲸游碧落杳无踪,作诗三叹君知否。”这里的“鲸”可能是比喻远行之物或心灵的象征,它在碧绿的水域中游弋,不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

最后,“瀛洲一棹何时还,满江宫锦看湖山。”则是诗人对归来的渴望。瀛洲,即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一棹可能指的是独木舟。而“满江宫”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心中所向往的安稳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流动,以及对于生命、自由和归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

裴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

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

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

吟馀潮入浦,坐久烧移山。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

瘦肌寒带粟,病眼馁生花。

避乱一生多,雪留寒竹寺舍冷。

风撼早梅城郭香,画毬轻蹴壶中地。

綵索高飞掌上身。

形式:

荅裴航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樊夫人诗

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

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形式: 词牌: 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