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如梦令·别台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许南英所作,表达了对故乡台湾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悲痛之情。诗人以"望见故乡云树"起笔,描绘出对家乡景致的回忆,"鹿耳、鲲身如故"运用了象征手法,鹿耳可能象征台湾的自然生态,鲲身则可能暗指台湾的历史文化,表达其不变的特质。
然而,"城郭已全非"揭示了现实中的变迁,暗示台湾经历了外族统治或战争的摧残,使得诗人感到与故乡难以再像过去那样亲近。"彼族大难相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隔阂和困境,"相与"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家园遭受的苦难深感痛心。
最后两句"归去、归去,哭别先人庐墓"直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哀悼,以及告别故土的决心,泪水涟涟,哭别祖先的陵墓,情感深沉而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比故乡的今昔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台湾命运的感慨和个人家国之痛,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