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江市

前回渡娥江,夜半呼舟行。

今回渡娥江,风迎晚潮平。

人心险于潮,潮头平于路。

娥心无古今,潮随渔篙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娥江为背景,通过对比“前回”与“今回”的渡江经历,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与自然深刻的理解。

首句“前回渡娥江,夜半呼舟行”,描绘了诗人过去一次在夜晚渡过娥江的情景,舟行于夜色之中,充满了神秘与未知。次句“今回渡娥江,风迎晚潮平”,则描述了诗人再次渡江时的景象,晚潮已至,风迎面而来,江面平静,与前次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人心险于潮”,诗人将复杂多变的人性比作难以预测的潮水,暗示了人内心的复杂与不可测。而“潮头平于路”,则以潮水的平稳比喻人生的道路,尽管充满波折,但总有其规律可循,给人以希望和指引。

最后,“娥心无古今,潮随渔篙渡”,诗人以娥江的心灵象征永恒不变,潮水随渔人的篙子渡过,寓意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不变的真理和规律存在,如同潮水随渔篙渡江一样自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引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哲理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特点。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观拜贺知章像

天清云捲幔,风定水开奁。

既知鉴湖阔,所取胡乃廉。

一曲期自足,千年名字馥。

我来拜遗像,端可激颓俗。

形式: 古风

游石笋

偶成石笋游,山色浸云表。

两轮天地阔,一览江湖小。

渴饮金沙泉,饥餐翠松苗。

邺公何许人,遥想好风标。

形式: 古风

郊外

县市已萧疏,何况在西郊。

浮云不成山,浊雨平浅坳。

纷纷占生殖,盖头一把茅。

钓鱼寻竹枝,明火采松梢。

翻成水墨画,极意竟难描。

移时反官舍,游僧初解包。

潜思目所寓,肯把声名抛。

试问耳聋许,终胜掉头巢。

形式: 古风

閒意

秋来才几日,得雨洗暑气。

庭前容人行,琐细开野卉。

似觉气象殊,鄙薄牡丹贵。

不是怨春风,政缘出处异。

柔得千年存,刚则片时易。

弹指秋又深,静处觑万汇。

胡床倚竹根,清入诗人胃。

好风缓缓来,侧耳听络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