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余鸿

岁寒雁门雁,来及江南春。

向尔池塘里,双双栖白蘋。

高堂在南海,少妇自西秦。

万里宁亲去,从君一问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赠余鸿》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岁寒雁门雁,来及江南春”以雁群南迁的景象开篇,象征着友情跨越时空的温暖与连结,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也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雁群的到来,预示着江南春日的临近,也寓意着友人即将抵达,带来希望与生机。

接着,“向尔池塘里,双双栖白蘋”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白蘋作为水生植物,象征着纯洁与静谧,而雁群在此栖息,更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这不仅是对友人即将到达的期待,也是对两人相聚时美好时光的憧憬。

“高堂在南海,少妇自西秦”两句则转向对友人家人的思念,高堂指的是父母,南海与西秦分别代表了友人与友人家属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之情。

最后,“万里宁亲去,从君一问津”点明了友人远行的目的——探望亲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支持与祝福。问津则意味着寻求道路,此处暗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答陆冰修(其一)

五岳初求道,高堂两鬓霜。

自从居市井,不敢薄词章。

翡翠空毛羽,云霞自混茫。

夫君一知己,感激未能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答陆冰修(其二)

尔爱沉香浦,苍茫多夕晖。

蚌含明月出,鹏负碧天飞。

欲访难移棹,临分重揽衣。

白沙栖隐处,吾自玩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答钟广汉

梁鸾颂高士,最爱采芝翁。

一出安鸿鹄,还栖林屋东。

子孙洞庭口,耕作上皇风。

我亦能遗世,年年桂树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王汾仲还新安因访石埭姚明府(其一)

白云归白岳,道过陵阳峰。

为我期仙令,何时驾白龙。

愁随一片月,挂在九华松。

早晚思携手,冶城春酒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