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沙湾作》,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愁苦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首句“青镜休相照,愁人未有颜”,以镜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即使面对镜子也无心欣赏自己的容颜,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疲惫。接着,“年丰偏乏食,时至尚扃关”两句,通过对比丰收之年却缺粮和时机已到却仍被关闭的状态,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矛盾,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批判。
“云白花迷路,霜黄叶满山”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象,白云飘渺,花朵稀疏,霜降之后,黄叶铺满了山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了人生的沧桑与变迁。这样的景致,既是自然界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扁舟安所往,鱼蟹足西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他像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不知道该驶向何方,但又似乎找到了某种安慰,或许在鱼蟹丰富的西弯找到了暂时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