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潞公黄河议后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

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澶渊之盟不再作为渡过黄河的桥梁,从此中原的仓库遭受创伤。
年迈的老臣心系国家,满腔赤诚,回到故乡后,安心地在梦中与河神相会。

注释

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国签订的和平协议。
渡河梁:比喻战争的缓冲或和平的纽带。
府库:国家的仓库,代指国家财富。
疮:比喻创伤或损失。
白首:指年老。
丹心:忠诚的心,形容赤诚之心。
元老:资深而德高望重的人。
归来:返回故乡。
高枕:安心入睡,无忧无虑。
河隍: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文潞公黄河议后》。诗中,诗人以澶渊之役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文潞公(即文彦博)在黄河治理问题上智慧与决心的赞扬。"澶渊不作渡河梁"暗指文潞公的决策避免了黄河带来的灾难,使得百姓不再需要通过危险的渡口过河。"由是中原府库疮"进一步强调黄河得到治理后的和平景象,仓库得以充实,国家经济稳定。

"白首丹心一元老"直接赞美文潞公年迈仍怀赤诚之心,为国为民操劳。"归来高枕梦河隍"则描绘出文公功成身退后,能够在梦中安享黄河治理带来的安宁,象征着他对黄河治理成果的欣慰和对自己政绩的满足。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文潞公的贡献,既体现了历史事件,又寓含了对人物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其二)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

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其一)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王晋卿平远溪山幅

风流子晋罢吹笙,小笔溪山刮眼明。

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东丁水

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我为改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