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皎皎兮寒风作,猿啾啾兮怨鸣鹤。
常恐秋遂为冬兮群物以萧索,援鸣琴兮忽不乐。
忽不乐兮思吾土,归来兮山中之人不可以无父。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归来三曲送李建中》(其三)描绘了月夜的清冷与自然界的哀怨之声,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渴望。
“月皎皎兮寒风作”,开篇即以皎洁的月光和寒冷的风声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寂静与凄凉。“猿啾啾兮怨鸣鹤”,接着通过猿猴的哀鸣和鹤的悲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怨的情绪,仿佛自然界都在为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感伤。
“常恐秋遂为冬兮群物以萧索”,诗人担忧秋天的结束意味着冬天的到来,万物将变得萧条,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忧虑。“援鸣琴兮忽不乐”,诗人抚琴自娱,却忽然感到不快乐,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忽不乐兮思吾土”,诗人因不快乐而开始思念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归来兮山中之人不可以无父”,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父亲的尊敬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亲情的珍视。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
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
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
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
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
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穷巷有畸人,夙夜勤古道。
敝衣适至骭,疏食恒不饱。
歌声若金石,颜色终岁好。
岂无当世念,所趋恶佻巧。
美玉不足珍,怀义以为宝。
异人言种石,可以致双璧。
千金受玄秘,辛苦乃有获。
温其比君子,韫椟良爱惜。
青蝇易为污,恒恐伤厥德。
连城不愿售,思以置君侧。
终岁无与言,持之将安适?
征夫远从军,徒旅无时还。
炎晖薄五岭,修蛇横道间。
朝食未遑饱,夕寝焉能安。
驾舟涉广川,驱马登崇山。
生别已不惜,矧畏道路艰。
岂不怀室家,王事有急难。
生当同富贵,没当同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