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悟老种莲

东林闻说好林泉,社会荒凉几百年。

灵物孰知崔氏竹,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庐阜重招十八贤。

应笑陶潜又归去,白云幽鸟伴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杨杰所作的《瑞竹悟老种莲》诗,以“东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朴而深邃的画面。诗中首先提到“东林闻说好林泉”,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的美好,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接着,“社会荒凉几百年”一句,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暗含着对当前社会现状的反思。

“灵物孰知崔氏竹,方池新种远公莲。”这两句将目光聚焦于“竹”与“莲”这两种象征高洁与清雅的植物上,通过“灵物”和“孰知”的提问,表达了对这些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探索欲望。同时,“新种”二字则透露出一种新生与希望的气息。

“华严顿净三千界,庐阜重招十八贤。”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华严”概念,寓意心灵的净化与宇宙的和谐,同时也借“庐阜”(庐山)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十八贤”的典故,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与向往。

最后,“应笑陶潜又归去,白云幽鸟伴归田。”以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为引,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或不满。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瑞竹悟老种莲》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景观的颂歌,更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纯净与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月真堂

童子依师兰水滨,声名真是碧云人。

定中传得阿罗汉,十六身中第几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弘忍像赞

人孰无父,祖独有母。其母为谁,周氏季女。

浊港滔滔入大江,门前依旧长安路。

形式:

子陵钓台

高风谁得似先生,七里溪山当画屏。

功业不随东汉祖,光芒独应少微星。

兰台有史传名姓,蓬户无人问醉醒。

若使当时忘故态,何由千古羡鸿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方干故居

千载富春渚,先生家独存。

元英播寰宇,丹桂付儿孙。

文正重高节,子陵同享尊。

泊舟明月夜,重为吊吟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