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有怀朱长君可大

谈经几日别东州,回首谁登济上楼。

素月芳尊成远梦,长天极浦足离愁。

书传蓟北霜鸣远,人在漳南玉露秋。

一水蒹葭江口路,何时却见北来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有怀朱长君可大》。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

首联“谈经几日别东州,回首谁登济上楼。”开篇即点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东州共谈经学的日子,如今却只能独自回首,无人相伴登上济上的高楼,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

颔联“素月芳尊成远梦,长天极浦足离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月色皎洁,酒杯芳香,这些美好的事物在诗人眼中都成了遥远的梦境,因为它们无法慰藉内心的离愁。长空广阔,江面无尽,这样的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颈联“书传蓟北霜鸣远,人在漳南玉露秋。”转而通过书信传递的消息,将思绪延伸至远方。蓟北霜鸣,暗示着北方的寒冷与萧瑟;漳南玉露,象征南方的清凉与宁静。这两地虽相隔千里,但都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

尾联“一水蒹葭江口路,何时却见北来舟。”以景结情,将思绪收束于眼前的江水与芦苇之中。诗人想象着在江口的路上,何时能再次见到从北方驶来的船只,这既是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也是对未来重聚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代寿太宰蒲坂杨公六十

璇枢一柱旧承天,花甲今称始寿年。

九塞烟尘归指顾,两朝文物入陶甄。

南山近傍芙蓉阙,左省高开玳瑁筵。

自是关西旧阀阅,朱轮绣毂满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敏斋内史奉使洛阳过家觐祖

玉节仙郎下紫薇,元公亲授老莱衣。

暂辞生掖閒鸡树,遥向西园伫鹭旗。

帆度河阳秋欲尽,云低淮浦雁初飞。

重闱倚杖欢应甚,万石门前内史归。

形式: 七言律诗

酬于子冲文学见寄和韵

回首齐州思有馀,玉函秋色近何如。

王孙自长山中桂,青鸟初传海上书。

簿俗交游谁得意,平生怀抱尔离居。

请缨汉阙终生在,二十才名绿鬓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张月洲先生还闽二首(其一)

长铗何年归粤海,褒衣此夕入燕州。

传经正想三秋待,负笈惊看万里游。

杖屦重依春满座,琴尊数对月当楼。

不堪明发横门道,又向河桥问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