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月题蛾眉亭

昔年李白身翻然,袖裹明月飞上天。

刚风吹度瑶圃前,雪兔跳落千丈泉。

白今已去八百年,明月犹向江中圆。

我行万里拥使旃,柳根偶系东归船。

三生似结明月缘,银光射牖窥我眠。

夜深忽梦羽衣仙,神如碧沼浮疏莲。

脚踏赤鲸跨紫烟,问月何在摇玉鞭。

耸身忽灭鸿翩翩,觉来试鼓朱丝弦。

起诵国风月出篇,开篷视月月满川,鱼龙吐浪声溅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采石月题蛾眉亭》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首句“昔年李白身翻然,袖裹明月飞上天”借李白的传说,展现出月之皎洁与超凡。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刚风吹度瑶圃前,雪兔跳落千丈泉”描绘了月宫的奇幻,以及月光洒落人间的宁静。

“白今已去八百年,明月犹向江中圆”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永恒明月的感慨。诗人自己则“柳根偶系东归船”,暗示着旅途中的偶然际遇。他与月亮似乎有着不解之缘,“三生似结明月缘”,月光映照他的梦境,梦中遇见了“羽衣仙”。

“脚踏赤鲸跨紫烟,问月何在摇玉鞭”展现了诗人想象中的仙人驾驭月色的场景,富有浪漫色彩。然而,梦境转瞬即逝,“耸身忽灭鸿翩翩”,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弹奏琴弦以抒发情感。最后,“起诵国风月出篇”,他以诗歌赞颂月之美,打开船篷,看见“月满川”的景象,水波荡漾间,仿佛听见“鱼龙吐浪声溅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李白的神话为引,融入个人的游子情怀,通过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1)

陈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字:刚中
  • 号:勿庵
  • 籍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
  • 生卒年:1259 — 1309

相关古诗词

交州使还感事二首(其一)

少年偶此请长缨,命落南州一羽轻。

万里上林无雁到,三更函谷有鸡鸣。

金戈影里丹心苦,铜鼓声中白发生。

已幸归来身复在,梦回犹觉瘴魂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交州使还感事二首(其二)

宝剑金符笑此身,灞陵今是旧将军。

榻前未上征辽疏,囊底空留谕蜀文。

七十亲闱双鬓雪,八千客路一鞭云。

何时归棹烟江上,閒对沙鸥洗瘴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偕翰林学士刘东崖礼部侍郎李两山登悯忠寺阁

天京朝万国,十二舜神州。

宫阙开中禁,关河拱上游。

扶桑彤气近,析木绀光流。

剑佩千牛卫,旌幢五凤楼。

玉泉蟠地涌,金塔插天浮。

北岳瑶符出,南溟瘴雾收。

人皆跻寿域,我亦步瀛洲。

智不如犀首,痴犹过虎头。

帝恩难独报,儒术幸同俦。

偶此登阿阁,悠然望蓟丘。

长庚欣识李,太乙愿依刘。

雪拥飞狐夜,风号涿鹿秋。

黄花堆径湿,红叶带城幽。

且尽一壶酒,掀髯送白鸥。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

带砺家声耀八寰,中书独押紫微班。

捧持日月祥云上,汎涤山河湛露间。

绿竹正歌淇澳美,赤松聊伴谷城閒。

圣门别有经纶事,更对青灯话孔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