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一)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

庭虽过鲤元无异,桴偶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治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父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情境如同班固马援并肩,即使千里泛舟酒香依然浓厚。
庭院虽然有过鲤鱼跃出,但并无异象,偶尔乘船也能有所领悟。
亲眼所见治理百姓就像治疗眼睛,归来谈论勤政必定会坚定为王者的决心。
回想起父子间的清贫生活,深感辜负了墨庄的财富和丰富的学识。

注释

况也:比喻的情境。
班马:班固和马援,均为古代著名文人。
尚:仍然。
醲香:浓郁的香气,比喻浓厚的酒味。
过鲤:庭院中的鲤鱼跃出,象征吉祥。
桴偶:偶然的机会。
乘由:乘船出行。
问强:询问或探讨深刻的问题。
治民如治眼:治理百姓如同治疗眼睛,细致入微。
勤贼:勤于政务。
勤王:尽力辅佐君王。
父子寒:父子生活的清贫。
孤负:辜负。
珠玑:比喻珍贵的学问。
富墨庄:墨庄富有学问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他以况子沿檄归途经过淮右,见到左国录的华丽官船,心中感慨万分,写下此诗赠别并提及自己的老迈。诗中描绘了况子乘舟的场景,即使舟中酒香浓郁,也暗示了他的旅途艰辛。诗人以“过鲤”和“桴偶乘由”两个典故,寓言况子的仕途经历,表达对他的勉励与期许。

“亲见治民如治眼”,意指亲眼目睹况子治理百姓如同治疗眼睛般精准,表达了对其才能的赞赏。接着,诗人提到况子归来后会积极谈论如何勤政爱民,以及为国家效力的决心。最后,诗人感叹自己与况子相比,生活清贫,未能充分利用才华,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自谦和对况子成就的羡慕。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自我反思,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酬唱风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才的敬重。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序斋丁主簿挽章

诗礼彬彬到古风,月桥人物序斋中。

郑公宅畔乡仍在,马氏台前帐已空。

万事可堪评夜旦,九泉终不盖英雄。

只今家学方如此,犹喜先生易未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张行父大监出镇章贡舣舟来索诗

颇觉邅回甚,由来去就轻。

坐曹虽冷淡,出位极精明。

我老犹贪禄,君行已问程。

虎头虽好郡,朝路忆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社日热甚中夜得雨

蛆蚁开新盎,鸡豚落社锅。

草衰秋水净,木脱暮山多。

颢气时应爽,骄阳老更苛。

依然霖雨在,暑酷要消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迎寺丞舅归舟

桂林使者赤松人,争得匡庐自在身。

蝉蜕一官惊俗子,鹳鸣双橹压江神。

人生到此方为乐,世路新来可具陈。

开尽朱门无锁钥,满城桃李万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