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本约潘郎同游安园以雨不果因饮于家为说宛丘木芍药之盛作此篇

冲泥看花亦不恶,泥深三尺马苦臞。

闭门且复与君饮,吟诗写字乐有馀。

姚黄一枝说不尽,天姬帝子非世姝。

念君东坡守寂寞,春深穷巷堆枯榆。

形式: 古风

翻译

即使在满是泥土的路上赏花也并无不妥,因为泥深三尺让马儿都显得瘦弱。
我关上门,只想和你一起饮酒,吟诗写字,这样的乐趣无穷无尽。
姚黄这枝花朵美得难以言表,仿佛天上的仙女或帝王的女儿,绝非人间寻常美女。
想起你在东坡那般孤独守候,春天深处的小巷里只有枯萎的榆树陪伴。

注释

冲泥:指在泥泞中行走。
苦臞:形容马因泥泞而显得瘦弱。
姚黄:古代名贵的牡丹品种。
天姬帝子:比喻极美的女子,如天仙或皇家公主。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代指苏轼。
春深穷巷:春天深入到偏僻的小巷。
枯榆:形容春天凋零的榆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生活图景。开篇两句“冲泥看花亦不恶,泥深三尺马苦臞”,展现了诗人在春雨中观赏花卉的情景,即使泥泞中也能享受自然之美,但同时也不免担忧马匹的辛劳。接下来的“闭门且复与君饮,吟诗写字乐有馀”则表达了诗人退隐生活中的悠闲自得,与友人共度时光,酣畅淋漓之余,还能享受吟诵诗词、挥洒书法的雅趣。

“姚黄一枝说不尽,天姬帝子非世姝”两句通过对花卉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美好事物无法言尽的情感,以及对超凡脱俗之人的向往。最后,“念君东坡守寂寞,春深穷巷堆枯榆”则是诗人表达对友人(或自我)的思念和理解,他们共同承受着春日的寂寞与孤独,而那些枯萎的榆树也似乎成为了他们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丰富,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小园花已谢独芍药盛开

霭霭春日晚,寂寂新阴繁。

千红与万紫,盛极一时阑。

西堂晚芍药,百萼乘露鲜。

红妆诸美人,锦绣富春妍。

东风时过之,舞态低昂翻。

折赠怀溱洧,感之为三叹。

形式: 古风

三月晦日与客小酌

天教老景变芳菲,晨起衰翁换裌衣。

尽日绿阴莺懒啭,有时芳草蝶争飞。

最怜永日身无事,所叹佳时客未归。

虽老清狂犹未减,凭春说与故园知。

形式: 七言律诗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老病欣然命酒成二诗(其一)

西风吹淡白,窗户含凄清。

炎凉一朝变,徂暑逝不停。

山堂晓潇洒,病叟巾褐轻。

平时干云树,芳叶亦复零。

形式: 古风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老病欣然命酒成二诗(其二)

苦热逢三秋,西风飒然起。

金气入草木,伤夷从此始。

盛极衰从之,循环固其理。

老翁复何事,新凉欣酒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