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张邦奇的《云安仙客行赠王五峰都宪》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乘舟顺流而下,仿佛与蛟龙竞逐,沿途云雾缭绕,三峡之影摇曳生姿,月光微茫,映照着万川之城,营造出神秘而宏大的意境。诗人以万里飘泊的自己比喻为“飘蓬客”,表达了孤独和漂泊之感,同时提及仙翁在此结庐,暗示了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边关烽烟四起,朔风黄沙,与仙翁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世事变迁和英雄迟暮的主题。诗人询问仙翁,仙翁则沉默不语,只饮酒观天,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淡泊。他们希望延续美好的隐逸传统,高唱郭子仪的赞歌,寓意坚守节操。
夜晚,青灯白发映照着仙翁的奇异风骨,他们深宵畅谈,仿佛有着深厚的缘分。五峰峻峭,壶酒雅致,忘却岁月的流逝。诗人借历史典故,感叹盖世英雄如秦始皇陵道上的荒草,以及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冷落的命运,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乱世中无处安宁,期待像黄鹄般再次振翅高飞。在醉翁家中,他们品着曲米春,江边细雨如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诗意氛围,寄托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