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叶熙时空树轩

尝闻松化石,未闻树化竹。

君家草堂树,何乃虚其腹。

怀抱日益空,枝叶不放绿。

其中有客焉,外润若不足。

僧还可入定,旅寓何必屋。

居士空诸有,不独此老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题叶熙时空树轩”为题,由明代诗人智舷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尝闻松化石,未闻树化竹”,以松石与竹树的对比,暗示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逆性,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树化竹”的疑问,激发读者的思考。

接着,“君家草堂树,何乃虚其腹”一句,将“树”拟人化,以“虚其腹”形象地描绘出树干内部空洞的状态,暗含着某种精神或情感的缺失。

“怀抱日益空,枝叶不放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空洞感,通过“怀抱日益空”表达了一种内心的空虚,而“枝叶不放绿”则暗示了生命力的衰竭,两者相辅相成,描绘了一个逐渐枯萎的生命景象。

“其中有客焉,外润若不足”则引入了“客”的概念,这里的“客”可以理解为访者、过客或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它似乎在寻求着什么,但外表看似满足,实则内心仍感到不足,这反映了人在追求与满足之间的矛盾心理。

“僧还可入定,旅寓何必屋”一句,通过僧人的“入定”与旅人的“屋”进行对比,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自由与物质世界的束缚,暗示了寻求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最后,“居士空诸有,不独此老木”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空诸有”的生活态度的推崇,即在物质世界中保持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不被外物所累,与那棵老木形成对比,突显了精神境界的高远。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空树”的描绘,以及对其中蕴含的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精神追求等深刻思考,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44)

智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树影

层枝叠叶点苔斑,深院重垣总莫关。

夹道密移须按辔,满庭交匝可怡颜。

月穿池岸连浮藻,日射园林障远山。

斜拂北窗来枕簟,清阴合处鸟声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花䰟

交枝低亚蕊纷披,舞影飘香化日迟。

红颊晓酣微困酒,粉痕宵褪苦搜诗。

追从蜂蝶应难定,倦听笙歌有所思。

寻遍天涯芳草路,三生石上月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落花(其一)

春宵花月照春江,泻影流香绕客艭。

广野芳䰟招不得,一天愁绪总难降。

啄馀燕嘴归高栋,粘向蜂须入小窗。

灯下帘垂寂无语,似随红烬坠银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落花(其二)

催花遣使忆新衔,又报春归燕语喃。

园月和烟霏曲径,江风带雨洒孤帆。

乱飘不羡吴姬舞,远寄无劳驿使缄。

藉坐锦茵新酿熟,待尝樱笋试罗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