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泥洪

猛虎尚可搏,蛟龙亦易屠。

惟有烂泥洪,蚊虻天下无。

蚊觜甚蠍螫,虻声殷雷如。壮士不敢触。

触者无完肤。一齧使筋露,再齧令骨枯。

牛马齧尽死,矧兹氓者躯。

造物仁万类,稔此独奚需。

得非庶草蕃,变化剧蚍蜉。

譬如虮与虱,所贵日爬梳。

否则必滋蔓,蔓草苦难图。

我欲诉真宰,愤切拟包胥。

上帝必震怒,下令致天诛。

蓐收将中军,风伯为前驱。

一鼓清八极,斯丑谅安逋。

尔虻法必歼,尔洪理难潴。

听氓秉耒耨,庶草悉诛锄。

要令众蚋都,化为粳稻区。

作贡奉明祀,庶足报锱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烂泥洪》,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悲惨境遇的同情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诗中以猛虎、蛟龙为豪强的象征,而烂泥洪则暗指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困境,蚊虻则比喻那些欺压百姓的小人,其恶毒如蝎,声音如雷,令人畏惧。

诗人痛斥这些小人的残暴,指出他们对弱者的伤害无孔不入,连牛马这样的大物都能被侵蚀至死,更不用说普通百姓了。他质疑造物主为何容忍这种不公,认为可能是由于小人太多,如同草木般繁衍,如果不加以约束,将会酿成更大的祸害。

诗人愤怒地向“真宰”申诉,希望上天能震怒,降下惩罚,派遣蓐收和风伯这样的神祇来荡涤世间不平。他期待农民能够拿起农具,清除这些害虫,让底层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甚至转化成富饶的稻田,以此来祭祀神明,表达对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激昂,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泰州

吴陵古名邦,利尽扬州域。

旧城虽丘墟,新城如铁石。

昔为鱼盐聚,今为用武国。

地经百战馀,士耻一夫敌。

征人还旧乡,下马问亲戚。

蹢躅慨蒿藜,徘徊认阡陌。

桓桓霍将军,出入光百辟。

位重言益卑,功高志弥抑。

誓欲报仇雠,不肯怀第宅。

人羡过家荣,惊喜争太息。

白日照旌旗,闾里有颜色。

皓首《太玄经》,虽勤竟何益。

形式: 古风

听歌水调有感

江流清复清,江草接江亭。

何人歌《水调》,馀韵入青冥。

歌者不知苦,听者有馀情。

坐令离别客,白发镜中生。

形式: 古风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

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鬓琼肌香。

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两红鸳鸯。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

冶情纷作蝶恋春,新曲从翻《玉连琐》。

画堂银烛天沈沈,扬眉一笑轻千金。

明珠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珠碎。

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勋解使归元戎。

形式: 古风

织锦篇

络纬秋啼金井根,佳人当窗织凤麟。

流云拂拭春无痕,顷刻化作鸳鸯文。

银汉含风星斗摇,虚空迸出黄盘雕。

为君裁作宫锦袍,夺得当年卢肇幖。

妾家本住牵牛渚,与君误结同心缕。

人间怪多离别苦,梦落阳台不成雨。

肠断无心为君织,向君抛却支机石。

何时头戴莲花巾,相伴双成礼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