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舒和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徜徉八风生。

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翻译

六种乐器和谐共鸣,变化出六种不同的旋律。
八列舞者随着八面之风起舞。

注释

六钟:古代乐器,六种不同音色的钟。
翕协:和谐协调。
八佾:古代舞蹈队形,每佾八人,共六十四人。
徜徉:自由自在地移动。
八风:象征四方和上下八方的风,代表自然界的八个方位。
乐九韶:九韶乐,古代高雅的宫廷音乐。
人神感:使人和神都感动。
美七德:赞美七种美德。
天地清:使天地间充满清正之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音乐与舞蹈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当时的宗教礼仪和文化艺术之繁荣。诗人巧妙地运用“六钟”、“八佾”等具体的礼器和舞队数量,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热闹的氛围。

"六钟翕协六变成"一句,通过对铜钟声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节奏感和变化感,表现了音乐的丰富多彩。"八佾徜徉八风生"则是对舞蹈动作的美妙形容,"徜徉"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舞者的优雅姿态,而"八风"暗示着不同的舞种或舞曲。

接下来的两句"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则是对音乐与道德之美的高度评价。"九韶"在古代音乐中代表了最高的境界,而"人神感"表明这不仅是耳目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七德"指的是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里则被赋予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纯洁和清明。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音乐舞蹈的精细刻画,以及对其精神内涵的高度评价,展现了古代中国祭祀文化中追求的美好与崇高。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唐封泰山乐章.凯和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

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

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

大哉干羽意,常见风云在。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

礼乐终,烟燎上。怀灵惠,结皇想。归风疾,回风爽。

百福来,众神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其一)

挹泰坛,紫泰清。受天命,报天成。竦皇心,荐乐声。

志上达,歌下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其二)

亿上帝,临下庭。骑日月,陪列星。嘉视信,大糦馨。

澹神心,醉皇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