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从谏如尧禹,闻言若舜文。

五臣跻□□,三诰斥□君。

圣度天同广,忠谋日有闻。

甲辰亲策处,赣论玉颜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像尧和禹那样接受直言劝谏,像舜一样倾听明智之言。
五个大臣晋升显赫地位,三篇诰命斥责昏庸君王。
圣明的气度如同天空般宽广,忠诚的计谋每日都有新的展现。
在甲辰年亲自策问,对赣地的讨论感到欣慰。

注释

从谏:接受直言劝谏。
如:像。
尧禹:古代贤君尧和禹。
闻言:倾听明智之言。
若:像。
舜文:舜的智慧。
五臣:五个大臣。
跻:晋升。
□□:此处原文可能缺失,待补充。
三诰:三篇诰命。
斥:斥责。
□君:昏庸君王。
君:君王。
圣度:圣明的气度。
天同广:如同天空般宽广。
忠谋:忠诚的计谋。
日有闻:每日都有新的展现。
甲辰:甲辰年。
亲策:亲自策问。
处:处所。
赣论:赣地的讨论。
玉颜:美好的容颜。
欣:感到欣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许月卿创作的《大行皇帝挽词五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赞颂历史上的圣明君主和贤能臣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忠诚于朝廷、勤勉谋国的情怀。

"从谏如尧禹,闻言若舜文"两句,借用尧、舜、禹三位古圣王的形象,表明君主对臣下的谏言极为重视,能够像舜帝那样以文德治国。"五臣跻□□,三诰斥□君"则描绘了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其中“五臣”和“三诰”可能指的是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圣王时期的贤臣和教诫之策,但由于文字残缺,具体内容难以断定。

接下来的两句"圣度天同广,忠谋日有闻",进一步强调了君主圣明与臣子的忠诚,表达了朝政清明、上下一心的理想状态。最后两句"甲辰亲策处,赣论玉颜欣"则描述了一场可能是科举考试或其他重要国事讨论的情景,"甲辰"可能指的是特定的一年或一个时期,而“赣论”、“玉颜欣”则表现了诗人对此刻盛况的赞美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挽词通过历史典故和理想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君臣关系和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个人对朝廷忠诚不渝的情感。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其三)

紫阳儒者侣,恨不与同时。

指示四书要,躬亲百世师。

钦崇道兢业,怀保诰宽慈。

玉殿凄凉处,瑶题尚启敷。

形式: 五言律诗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享国昭陵似,龙飞四十春。

哀荣皆甲子,创守又庚申。

刑措成康治,风移尧舜仁。

瑶编再仁祖,万叶道如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大行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创始昌陵汉,中兴高庙尧。

登遐皆十月,扬烈擅三朝。

再造煌煌业,参侔浩浩霄。

中兴兼创始,二帝侑逍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川原

川原红紫一时新,暮雨朝云更可人。

灿若中兴红药相,嫣然何虑海棠嗔。

天将好景烦吟笔,我自清时作幸民。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