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元夕

梅萼微舒,兰芽初破。绿窗幽静人闲坐。

依依素月冷相窥,一帘花影和愁锁。

九陌游人,千门灯火。如何著得寒酸我。

不如一枕小游仙,瞢腾且掩香衾卧。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元夕》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夜晚,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愁的情境。

首先,“梅萼微舒,兰芽初破”两句,以梅花与兰花的生长状态,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梅花的花瓣轻轻展开,兰花的嫩芽刚刚破土而出,这些细节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接着,“绿窗幽静人闲坐”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的室内场景,窗户映照着窗外的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感觉。在这里,人物静静地坐着,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也可能在思考着什么,营造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氛围。

“依依素月冷相窥,一帘花影和愁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月亮如同一位温柔的旁观者,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它的光芒虽冷,却也照亮了周围的世界。花影在帘幕上摇曳,仿佛是内心情感的投射,与愁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九陌游人,千门灯火”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街道上人来人往,灯火辉煌,与前文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样的繁华并未让主人公感到快乐,反而让他感到了一种被排斥在外的孤独感。

最后,“不如一枕小游仙,瞢腾且掩香衾卧”表达了主人公宁愿逃避现实,选择在梦中寻找一丝慰藉。他想要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通过梦境来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元宵佳节之夜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收录诗词(108)

张令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春晚

一枕荼蘼香梦破,绿窗欲起寒微。

晓风犹怯试单衣。留愁消日永,和病送春归。

又是匆匆花事了,何时满领芳菲。

天公用意似全非。偏从花减色,惯与草添肥。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念奴娇.中秋夜,五亩园步月,有怀两大人

酒阑闲步,向池头、惊起栖鸦阵阵。

烟净波光澄似练,冰镜双悬蟾影。

疏树停云,老鱼掷浪,望处轩窗窈冥。

玉宇琼楼,应不数神仙境。

好我骚首悲怀,无边夜色,独许游人领。

白发天涯乡思剧,梦绕雕梁藻井。

睡鹤鸣霜,寒虫泣露,闲煞秋宵永。

何时箫管,一棹中流小艇。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望江南.元夕.三首(其一)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

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也解戏鱼龙。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元夕.三首(其二)

看灯节,惨绝是今年。

何处青磷黏暮草,多时白骨冷荒烟。灯火自依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