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凭谁为谢东流水,好送寒声入故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离别竹山的景象。"天外峰峦排木杪",画出了山峦如积木般参差不齐,高耸入云的壮丽图景;"江边石气动云根"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坚固不移的石头与流动变化的云气相对比,表现了自然之物各自有其存在方式的哲思。
接下来的"凭谁为谢东流水"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江水不断东流却得不到回报的感慨。这里的“凭谁”二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依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好送寒声入故园”一句,通过"好送"二字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态度——既有留恋,又有释然。这里的“寒声”,不仅指早晨清冷的空气,更象征着离别时的寂寞与凄凉。而“入故园”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召唤,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笔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离别与留恋的深刻感悟。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李公白发已如丝,肯惜忠言负主知。
事大不应回一语,知君不作上官仪。
倾摧汉祚是安昌,祇恐狂澜世莫当。
自古忠言宁尽用,老臣得不戒王章。
庾翼神明还旧观,蕺山草树见挥毫。
如今祗作葡萄用,惆怅遭离老虏曹。
题卷安西嗟妙迹,翩翩遥想翥龙鸾。
那知偶落黠奴手,只作葡萄一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