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对某位名为谭钧培的人物的批评。通过“二百年擅改王章”这一句,诗人指出该人物在两百年的历史中,擅自改动国家的规章制度,暗示其行为违反了传统和法律。接着,“初次毫无伦次”则可能是在讽刺其首次进行此类行为时,就显得毫无条理或逻辑,显示出其行事的草率与不成熟。
“数万人自持考具”这一句,可能是指在某种考试或选拔过程中,数万人都自备了考试工具,暗示了这种行为的普遍性和混乱性。而“钧培大不栽培”则可能是对谭钧培的直接批评,意指他不仅没有培养人才,反而可能破坏了原有的教育体系或选拔机制,导致人才的流失和培养的荒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谭钧培及其行为的不满和讽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某些官员或领导者滥用权力、破坏规则、忽视人才培养的普遍担忧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