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铁庵道者

昔游云台观,山色上衣青。

松花春雨落,柏叶秋露零。

饥来煮白石,睡起看黄庭。

人间忽已老,莫问少微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此诗《赠铁庵道者》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居于云台观的道者的生活情景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者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昔游云台观,山色上衣青”开篇即以云台观的山色入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山色映衬着道者的衣裳,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道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松花春雨落,柏叶秋露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春日里,松树绽放出的花朵随细雨飘落;秋夜,柏叶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暗喻了道者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

“饥来煮白石,睡起看黄庭”则揭示了道者简朴而超脱的生活方式。煮食时,他或许会采摘山间的石头作为食材,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醒来后,翻阅《黄庭经》,既是对道家哲学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这种生活态度,既体现了道者对物质的淡泊,也展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最后,“人间忽已老,莫问少微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永恒宇宙的思考。在道者看来,世间万物终将老去,唯有宇宙的奥秘永恒不变。这句话不仅体现了道者对生命短暂的洞察,也流露出对宇宙真理的向往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其一)耕雨

时雨布嘉泽,群物尽欣豫。

晨兴集僮仆,东野从所务。

鴶鵴应候鸣,鹂黄翔高树。

众草萋以出,流潦被行路。

黾勉勤微躬,宁复当世虑。

羲农不我待,沮溺谐所慕。

食力随齐民,常恐负空素。

眷言徇兹道,卒此年岁暮。

形式: 古风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其二)心远

穷居岂予志,无营得长閒。

翳翳三亩宅,顾乐彼南山。

灌木何苍苍,云鸟相往还。

已绝婴世念,况接仁里欢。

但愿黍稌登,春酒恒慰颜。

羲和缓其辔,万物悠然安。

形式: 古风

奉仝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暮出阊阖门,解鞍坐前庭。

泠泠草露白,华月隔林生。

蟋蟀奋哀响,鸿雁流遗声。

常恐芳景晏,不知寒节并。

万物肃将敛,孤怀徒自盈。

捉襟激长谣,凄泊谅难徵。

形式: 古风

拟古次吴彦辉编修见寄韵

昨夕芳兰英,今晨寒露莽。

凡物荣悴之,所慎在交友。

燕燕参差飞,尚自求其偶。

何况万里心,仅若风中柳。

服君无流黄,贻我有佩玖。

感叹临长河,何山近牛首。

驱驰苟可及,赢囊具我糗。

但恐川途脩,所期非所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