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九日

待觅秋踪迹。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

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

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

丝雨细,晓烟湿。明朝乱叶阶前积。

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

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

著得破、几双游屐。

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

檐铁骤,晓霜急。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九日》是清代女诗人庄盘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篇“待觅秋踪迹”,诗人以寻觅秋天的踪影开始,引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问疏花、可还记与,蝶儿相识”一句,将自然界的花与蝴蝶拟人化,表达了一种生命间的相知与依恋,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短暂与轮回。

“一例西风无今古,吹尽年年过客,有几个、龙山暇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的感慨,西风不分古今地吹过,带走了一年又一年的过客,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如龙山般悠闲的日子,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

“休道昔人悲叹事,算人间、悲叹何时毕”两句,诗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经历着悲欢离合,这种悲叹似乎没有尽头,体现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理解。

“丝雨细,晓烟湿”描绘了清晨细雨蒙蒙、晨雾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与上文的感慨相呼应。

“明朝乱叶阶前积,被顽冬、催秋早去,欲留不得”则直接描绘了秋天即将过去的情景,落叶堆积在台阶前,冬天的到来迫使秋天提前离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客去山灵应笑也,此辈登高痴极”中,“客去”不仅指实际的客人离开,也暗喻人生的旅者终将归于尘土,山灵或许会嘲笑那些登高望远的痴人,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著得破、几双游屐”则以一双双磨损的游屐象征着人生的足迹,提醒人们珍惜每一次旅行和体验。

最后,“酒不断愁愁断酒,听哀鸿、叫月三更白”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但愁绪却难以消散,只能倾听哀鸿的叫声,寄托对远方和未来的思念。而“檐铁骤,晓霜急”则以急促的檐铁声和清晨的霜降,象征着时间的紧迫和岁月的无情。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庄盘珠对时间、生命、命运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99)

庄盘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秋日寄怀凝晖大姊

钟送窗明,霜欺灯小,醒来冷压重衾。

况今回数,闺阁几知音。

绣帐春前尚共,拈钿叶、鸦髻分簪。

谁曾料、玉梅树下,一别到而今。

天涯芳草外,云来雁去,事事关心。

记当年,闲说门对遥岑。

偏我梦魂无据,邻鸡唱、几度难寻。

知何日,双眉翠暖,绿酒与同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贺新凉.元夕

帘幕春寒峭。见疏梅、数枝开也,试灯风早。

第一回圆今夜月,难得人天两好。

只可惜、好光阴少。

画鼓敲开银世界,尽相持、不放鸡催晓。

深院静,漏声悄。谁将明镜当头照。

记难真、唐歌汉舞,几番喧闹。

此地却除风雨外,少也千回曾到。

怕桂树、婆娑渐老。

月是主人侬是客,见嫦娥、向我盈盈笑。

斜阳挂,海山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百字令.送大姊归虞山

荼蘼香谢,怕春消眼底,归期重误。

真个今番携素手,也算深闺长聚。

柳外催归,花边送别,几遍回头觑。

难留征棹,一宵空费风雨。

依旧斗茗窗虚,敲棋院静,剩我无情绪。

便到清宵眠不得,谁与共翻新句。

万叠离心,半江秋影,忽被云拦住。

月明风细,只除魂梦来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虞美人.中秋夜听雨寄冰怀大姊

角声催梦清宵断。翠被和愁卷。潇潇风雨响窗棂。

忽忆去年今夜、月华明、别来两叶眉长皱。

可也恹恹瘦。秋光彊半已难留。

记取雁来时节、少登楼。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