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璘所作的《霖雨歌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诗人以召唤灵师的形象,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重的场景。"招灵师兮海之浒",开篇便展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灵师来自大海之滨,其到来和离去都显得神秘莫测。"来无从兮去无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暗示灵师的存在并非寻常人间所能触及。
接着,诗人祈愿灵师施展神功,"溥神功兮被下土",希望这种神力能够普照大地,惠及众生。"四民阜兮永安堵"则表达了对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美好愿景,"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阜"意味着繁荣,"永安堵"则象征着长久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和谐社会与神灵庇佑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崇尚质朴、寄情山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