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左辅的《新滩》描绘了水流冲击石头的壮观场景,以及人在面对这种自然力量时的谨慎与敬畏。首句“奔流冲石去”展现了激流勇猛直下,冲击着坚硬的石头。接下来,“水怒石亦险”揭示了水与石的对抗,两者相互威胁,形成紧张的动态。“回流忽漩舞”则描绘了水流的变幻莫测,积蓄力量后形成的漩涡仿佛舞蹈一般。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水势之险峻:“壮与蛟鳄腾,声挟风雨吼”,将水比作蛟鳄般凶猛,声音如风雨交加,令人胆寒。船只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前行,“牵舟撄水怒,石险乘水后”,船夫需小心翼翼以避石礁。
然而,水与石的关系并非单向,诗中写道:“水转不怒石,挟石为伍偶”,暗示水势虽强,但也会因地形变化而调整策略。尽管如此,过滩过程仍然艰难,如同攀登陡峭的山峰,“上滩如上山,滩立若山陡”。
诗人借此警示人们:“畏水更畏石,石去水可狃”,过滩者应警惕,不可掉以轻心。最后,他质疑为何设置如此险阻,除非有像五丁力士般的英雄才能安然渡过,暗指世事多艰,需要非凡之力才能应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对挑战与困难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