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綵堂

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

三世綵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

鹤骨松标长照世,不须图画上凌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世綵堂》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描绘一个家族历经三代的繁荣与荣耀,展现了忠诚孝顺、世代积累的智慧与品德对家族兴盛的重要性。诗中以“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开篇,巧妙地将家族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宁相联系,暗示了家族的和谐与国家的繁荣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接下来,“三世綵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通过描述家族成员在不同场合穿着彩衣的场景,以及对忠诚与孝道的传承,强调了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道德风尚的代代相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家族成员之所以能够达到显赫的地位,是由于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同时也得益于先辈们的智慧与德行的积累。最后,“鹤骨松标长照世,不须图画上凌烟”,以鹤骨松标为喻,赞美家族成员如同鹤骨般坚韧,如松树般挺拔,其高尚品格与卓越成就将永远照耀世间,无需借助画像或纪念碑来纪念,因为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家族辉煌历史的描绘,颂扬了忠诚孝顺、勤勉努力、智慧积累等传统美德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传承与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送张子猷给事帅福唐

五马东来隘里闾,旌旗照海奉安舆。

时危未暇宽徭役,岁歉无劳进羡馀。

赤子弄兵先解散,乌衣侮法费驱除。

兵戈满眼瞻王室,邮传时时附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十二月二十五日诗悼傅子骏给事

归寻北海桥边路,恸哭斯人但故庐。

三径空存陶令菊,万签难见邺侯书。

丹青写照空留影,慷慨论文孰起予。

叹息平生英妙气,只今寂寞契真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悼陆公彦常右司

蕴藉风流绝世稀,妙年词赋迈云机。

汉庭留滞冯唐老,越国雍容贺监归。

方喜锵金翔禁闼,忽惊埋玉掩泉扉。

伤心里巷从游地,独对秋风泪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廖用中侍郎知漳州

羡君忠孝两无亏,出处雍容自造微。

供帐都门疏受去,怀章郡邸买臣归。

君恩已荷全家饱,治绩行看百姓肥。

回首文昌旧游地,相从渐觉故人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