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陈兵宪公招饮演武台军中奏乐作横吹曲举坐闻之莫不心壮予本懦夫激而为诗

诸水流天险,兹邦据上游。

清时偃兵甲,下秩叨燕游。

台榭敞高原,遥临芳物繁。

残花飞广陌,垂柳静辕门。

辕门春色四山通,置酒凭春赏未穷。

众乐杂陈极窈窕,忽惊横吹满军中。

浮云遽离高空去,草木飘飖江起风。

急语萧条闻出塞,大声振动作平戎。

一堂壮士皆怒目,书生抚席亦填胸。

曲半拂衣投箸起,雄心横发不能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州陈兵宪公邀请宾客在演武台上饮酒,军中奏起横吹曲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场与和平共存的景象,以及音乐激发的豪情与壮志。

首句“诸水流天险,兹邦据上游”,描绘了江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水道险要,是战略要地。接着“清时偃兵甲,下秩叨燕游”则描述了和平时期,军队收起武器,官员们享受着悠闲的生活。

“台榭敞高原,遥临芳物繁”写出了演武台的壮观景象,高台之上,远眺繁花似锦的景色。接下来的“残花飞广陌,垂柳静辕门”描绘了春天的美丽,花朵随风飘落,垂柳轻拂辕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辕门春色四山通,置酒凭春赏未穷”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不仅是在演武台,整个山脉都充满了春意,人们在享受美酒佳肴的同时,也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

“众乐杂陈极窈窕,忽惊横吹满军中”描述了宴会上各种乐器的演奏,其中突然响起的横吹曲让在场的人们感到震撼。横吹曲是一种具有强烈节奏感和战斗性的音乐,它不仅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也让文人墨客为之动容。

“浮云遽离高空去,草木飘飖江起风”描绘了音乐带来的意境变化,仿佛天空中的浮云被音乐的力量驱散,草木随着江风摇曳,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态之美。

“急语萧条闻出塞,大声振动作平戎”通过音乐的旋律变化,暗示了从平静到紧张,再到对抗的转变,仿佛在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战争。

“一堂壮士皆怒目,书生抚席亦填胸”表现了在场所有人的反应,无论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还是文弱的书生,都被这音乐所激发,心中充满了壮志豪情。

最后,“曲半拂衣投箸起,雄心横发不能终”表达了音乐结束时,人们仍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纷纷起身,准备投身于可能的战斗之中,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音乐的影响,展现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音乐在激发人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历史背景、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四首(其一)

平溪如席淡不流,返照入水水光浮。

清晖细动蘼芜岸,香气遥闻杜若洲。

木叶微脱丹崖爽,渔唱时来草阁幽。

虚无剡曲芳兰夕,彷佛湘潭斑竹秋。

书卷轩窗临欲暮,为爱清凉忘归去。

形式: 古风

题画四首(其三)

深林几百转,碧树层层开。

繁阴幽黯处,往往声喧豗。

挂泉拖匹练,忽缩复陡见。

樛枝碍白雨,喷击如飞霰。

苍苔径滑阴厓悄,烟际凄迷行人小。

疏帘曲几半埋云,坐觉冥心凄物表。

形式: 古风

题画四首(其四)

和风稍吹衣,杖策散缓步。

藏舸识回汀,悬桥知远渡。

柳外风映霞,堤边草侵路。

陂塘随地广,野色遇成趣。

越水千名说鉴湖,凌波虎阜胜吴都。

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形式: 古风

题便面小景

手中素幅不盈咫,风水凄迷千万里。

遥出层岑毫末间,稍分断岸微茫里。

云在青天长不卷,烟光乍起看还远。

照影匡庐叠嶂开,苍苍彭蠡蒹葭晚。

曾因为吏客江舟,日日长江门外流。

开图彷佛如在眼,使我遐意凌沧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