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

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麇走且顾,群雉声咿喔。

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

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

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耕图景,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劳动生活的歌颂。诗人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间劳作的忙碌与收获。

开篇“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两句,设定了一个美好的耕作环境,田埂环绕在山腰,显示出对土地选择和利用的智慧。接着,“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描述了农人通过观察天象(龟壳)预测天气并进行农事活动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原始方式,也反映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在“惊麇走且顾,群雉声咿喔”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动物的行动和叫声,增添了田野生机和动感。随后的“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则是对农事劳作过程中的火光与烟雾进行的细腻刻画。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展示了农人在山间林中劳动的情景,而“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则描绘出日落时分的自然美景。紧接着,“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这两句通过神秘的语言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在“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中,诗人转换了时间场景,从白昼到夜晚,再现出夜幕下的宁静与星空之美。随后,“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则描写了晨曦中星月消逝的情形。

“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两句表达了太阳的力量和日照变化,而“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则是对播种与日照之间关系的描绘。

“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这两句生动地描述了雨后的田野景象和作物生长的情形。最后,“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表达了对农事劳作的喜悦和从容,而“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则是诗人对土地肥沃与收成丰厚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田间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处、对劳动满足的积极情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登司马错古城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

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

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形式: 古风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

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

回首云深处,永怀乡旧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葡萄歌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脩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形式: 古风

蛮子歌

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麇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