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禹祠

禹庙高高万木齐,蟾蜍影里月光低。

出中不惯闻寒漏,一夜猿惊与鸟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禹庙之上树木参天,月光在蟾蜍倒影中显得低沉。
长久以来身处宫中,不习惯听到寒冷夜晚的滴水声,一夜之间被猿猴的惊叫和鸟儿的啼鸣唤醒。

注释

禹庙:指禹庙,古代中国的祭祀场所,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
万木齐:形容树木众多且高耸。
蟾蜍:神话中的蛤蟆,古人认为月亮在它的倒影中更显神秘。
不惯:不习惯,指长期在宫中生活,对这种声音感到陌生。
寒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一夜:整个夜晚。
猿惊:猿猴受惊。
鸟啼:鸟儿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潘阆在夜晚泊舟于禹祠前的情景。首句“禹庙高高万木齐”,通过写禹庙的高大和周围的树木繁茂,营造出一种庄重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蟾蜍影里月光低”描绘了月光透过树梢,投射在地面上,映照出蟾蜍的影子,显得神秘而幽深。

“出中不惯闻寒漏”表达了诗人身处舟中,不习惯听到寒冷夜晚滴水的声音,这种感觉流露出他对舟行生活的陌生感和对寂静环境的敏感。最后两句“一夜猿惊与鸟啼”,通过描写猿猴的惊叫和鸟儿的啼鸣,渲染出一种荒凉而生动的野外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泊舟禹祠之夜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展现出宋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收录诗词(96)

潘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 字:梦空
  • 号:逍遥子
  • 籍贯:
  • 生卒年:?~1009

相关古诗词

金陵禁林有感

六代繁华难重问,此时兴废动吟情。

空流一带秦淮水,朝暮惟闻鸣咽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戏书王文甫家

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

形式: 押[尤]韵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书璿公房牡丹.寺中闻说牡丹花,多少人争耳傍誇。潦倒参军来看晚,数枝已谢病僧家.送成库部肃建安监税

万树青青带雨寒,离亭相别泪阑干。

莫将便作无情物,亦待抽身入建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