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丘一壑坐销忧,洞里秦人半白头。
四月桃花缘涧吐,始知春向此中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桃源景象。诗人以“一丘一壑坐销忧”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忧虑与自然的宁静相融合,暗示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烦恼似乎变得微不足道。接着,“洞里秦人半白头”一句,运用典故,暗指世外桃源的永恒与不老,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人们得以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着岁月静好。
“四月桃花缘涧吐”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桃花沿着山涧绽放,不仅增添了景色的生动性,也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最后,“始知春向此中留”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桃源之地的喜爱与赞美,认为春天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保存和展现,充满了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不详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黄梅知县,擢吏部验封主事。为湖广佥事时,景王赴封地,过岳阳。宦官向地方需索巨款,佯许之,约至蕲黄付款。夜使数百人举火大噪于河边。宦官大惧,解舟去。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嘉靖中结诗社于京师,与余曰德、魏裳、汪道昆、张佳胤称后五子。有《绿波楼诗集》、《朔方奏议》
寥落人家穴壁残,雨崖霜吹结飞湍。
康郎直上千寻雪,夜半征人当月看。
纤罗一束捲春烟,分得潇湘半幅天。
裁就单衫歌乐府,江南白纻是新篇。
子规啼罢塞云愁,川口风烟似暮秋。
一夜雨声千涧水,不知何处是巴州。
锦浪层层晓日生,丹枫历历带霜明。
扁舟欲泊芦花渚,万里西风落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