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

嵌岩穹窿,屹立乎江中。

崩湍下瞰不见底,巨石崛出高摩空。

混沌破来到今几万岁,雄奇秀丽胡为乎此山兮独钟。

长江西来一万里,当空削出金芙蓉。

上有金仙居,下有冯夷宫。

宝坊栉比列霄汉,塔影倒置惊鱼龙。

有时洪钟咽烟响,潮音属和驱群聋。

鸟飞竟力不得到,我尝拿舟一抵其云峰。

摄衣步楼阁,矫首观无穷。

齐州九点落眼底,岷峨西望沧溟濛。

忽闻长风破巨浪,芥蒂一洗平生胸。

山僧喜殊常,握手何从容。

杯擎陆羽水,茶汎玉川风。

鹤庵散仙,恒斋老翁,把臂大笑声融融。

天风吹袂欲轻举,白云缥缈将何从。

不知海外之三山,群仙之乐与此将异而或同。

迄今别去五六载,我舟又复来掀篷。

山灵偃蹇我倨傲,尘怀汩没不得追前踪。

风帆一笑金山过,山头日落飞冥鸿。

形式: 古风

翻译

岩石如穹庐屹立江中
急流之下深不可见,巨石突起直插云空
混沌初开至今已数万年,为何这山独享雄奇秀丽
长江万里东流入海,山势如削出金色芙蓉
上有金仙居住的宫殿,下有水神冯夷的宫阙
珍宝殿堂排列于天际,塔影倒映令鱼龙惊诧
洪钟声沉烟雾中回荡,潮音应和驱散群聋
鸟儿尽力飞也无法抵达,我曾乘舟直抵云峰
披衣漫步楼阁间,仰首欣赏无尽风光
九州大地尽收眼底,遥望岷峨西边大海茫茫
忽然听见狂风破浪,平生烦恼瞬间消亡
山僧欢喜非比寻常,握手相见从容不迫
举杯品陆羽泉水,茶香飘荡如玉川风
鹤庵散仙与恒斋老翁,携手欢笑融融
天风吹动衣袖欲飞升,白云飘渺不知所踪
海外三山神仙居所,是否与我此刻心境相同
离别已有数载,我又乘船归来
山灵似乎在嘲笑我的傲慢,尘世纷扰无法追寻旧迹
风帆一笑间过金山,山头夕阳下鸿雁归空

注释

穹窿:形容岩石顶部圆拱状。
屹立:高耸直立。
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宝坊:珍宝装饰的殿堂。
塔影:塔的倒影。
洪钟:大型铜钟。
鹤庵:隐士居住的庵堂。
恒斋:可能是人名,也指常住之处。
偃蹇:形容山势险峻。
冥鸿:指傍晚归巢的大雁。

鉴赏

这首宋诗《游金山》描绘了金山的独特风貌,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壮丽。诗人通过嵌岩穹窿、崩湍、巨石、金芙蓉等意象,刻画金山的雄奇秀丽,仿佛是混沌初开时的神迹。长江的浩渺与金山的峻峭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诗人乘舟登临,感受到山中寺观的宏伟壮观,如金仙居、冯夷宫,以及宝坊塔影的奇幻景象,洪钟潮音交织,令人心旷神怡。鸟儿难以飞越,诗人却能登峰造极,俯瞰齐州大地,远眺岷峨,感受自然的宏大与个人的渺小。

与山僧的相遇,品茗论道,诗人体验到超脱世俗的快乐,与鹤庵散仙、恒斋老翁的欢聚,更显其逍遥自在。最后,诗人感慨时间流逝,虽然离开金山已数年,再次来访仍被山灵所吸引,但尘世牵绊使他无法再追寻往昔的足迹。

整首诗以游历金山的行踪为线索,融合了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与超然之思,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

潘景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香岩院

晚入招提路,山风冷透裳。

寒鸦互分合,霜稻半青黄。

习讼伤浇俗,思闲慰故乡。

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金鳌山如画轩(其四)

倦客登临力已疲,高僧故索小窗诗。

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金鳌山如画轩(其三)

乱壑收云接涨澜,一天风露夜漫漫。

金鳌不动涵坤轴,海月腾空万宇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金鳌山如画轩(其二)

春潮暮落海门山,百艇齐飞牡蛎滩。

分得鱼虾归野市,满江鸥鹭夕阳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