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

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

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

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

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送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晓奉新书进御床,解缨随见濯沧浪”,描绘了友人欧阳元功在清晨奉上新书,随后解下冠带,仿佛要洗去尘世的烦忧,回归自然的情景。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新书象征着知识与才华,御床则寓意着朝廷的荣华,而解缨濯沧浪则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颔联“归鸿不计江云阔,倦骥空怀野水长”,通过归鸿与倦骥的意象,表达了欧阳元功虽有归心似箭之感,但面对广阔江云和漫长野水,却只能徒增思乡之情。归鸿象征着归家的渴望,而倦骥则比喻欧阳元功的疲惫与不舍,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竹簟暑风魂梦远,茶烟清昼鬓毛苍”,进一步描绘了欧阳元功在旅途中可能面临的炎夏酷暑与孤独寂寞。竹簟暗示着旅途中的简陋与艰苦,暑风则象征着炎热与挑战。茶烟清昼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鬓毛苍则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与欧阳元功的年岁渐长。

尾联“篮舆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访石霜”表达了对欧阳元功未来旅程的祝愿与期待。篮舆千里象征着欧阳元功将踏上长途跋涉的旅程,宜春道则预示着旅途中的美好与希望。投老相求访石霜,则寄托了对欧阳元功晚年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想象,希望他能在宁静与淡泊中度过余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虞集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伤感

宫车晓送出神州,点点霜华入敝裘。

无复文章通紫禁,空馀涕泪洒清秋。

苑中苜蓿烟光合,塞外蒲萄露气浮。

最忆御前催草诏,承恩回首几星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许有孚赴湖广提举

奉诏抡文秘殿西,才华知合籍金闺。

思亲浩荡江波远,恋阙迟回苑树低。

望鹤楼前移綵鹢,吟诗花底听黄鹂。

归来尚觉春风早,雁字充庭玉笋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赋石竹

积雪初消萼绿华,东风吹动绛绡霞。

龙嘘石气千年润,鹤过林阴一径斜。

刻字欲寻金错落,析旌如织翠交加。

绮窗坐对吹笙煖,未觉人间岁月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奉同吴宗师赋蔡七祖新斋

城南烟树听莺啼,石上莓苔觅旧题。

自有琴心传内景,更将书帙事幽栖。

晚来相鹤风生竹,雨过笼鹅水满溪。

蜀客草玄成底事,萧条白发愧青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