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鹊华曾入斯人眼,过眼谁知子所之。
纵使今朝同健在,追欢无处亦成悲。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恒斋画鹊华秋色便面(其一)》。诗中通过"鹊华曾入斯人眼"描绘了画面中的鹊华景色曾经深深吸引过某人,但"过眼谁知子所之"暗示了美景易逝,人事难料,即使现在他们依然健在,也无法找回往昔的欢乐时光,因为那些欢乐已经变成了今日的悲伤回忆。整首诗寓含了对世事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瞬间的怀念与失落。
不详
当年放眼恃形骸,次第风流地下埋。
留与工愁王沈郑,恒斋苦忆更缄斋。
却暑惟默坐,蝉噪意转烦。
风声得所助,倦耳生波澜。
抑扬益可喜,众籁不能喧。
五更谁来听,梦断初忘言。
云阴作画凉,雨到鸠鸣外。
午倦唤欲觉,隐几尤梦呓。
忽然自惊起,谛听故未逝。
窗前过疏点,竹树交深邃。
老死虽吾分,衔冤欲一言。
辟人中辟世,为鹤亦为猿。
楼夐天沉月,秋悲叶去根。
儒生机屡失,端已绝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