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

膺图抚寰区,心与凡侪异。

命将定东南,先戎毋纵恣。

劫掠盗贼为,救拯开创事。

传檄得江淮,劝农修水利。

克敌维武功,安民用仁义。

二语诚要言,理足辞简易。

招贤首刘基,论道孚素志。

规模已敷宣,张陈实闰位。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清朝颙琰的诗《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太祖平定东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平定东南地区的功绩。诗人首先赞扬朱元璋胸怀天下,不同于常人,他被任命为将领时,便展现出严谨的战略部署,强调先发制人,防止盗贼作乱。他的行动不仅在于军事征服,更注重拯救人民,推行檄文安抚江淮地区,鼓励农业生产并修建水利设施。

诗中提到,朱元璋凭借武力战胜敌人,但更重视以仁义安抚百姓,这两点被视为治国的根本原则。他还特别赞赏刘基等贤才,他们共同讨论治国之道,制定出深远的规划。最后,诗人指出这些举措奠定了朱元璋稳固的统治基础,使他在历史上占据了应有的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和概括,展现了朱元璋的领导才能和治国理念,语言质朴而寓意深刻。

收录诗词(15)

颙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通鉴纪事本末.建文逊国

燕藩兵祸因,太祖计谋误。

既有英雄儿,弱孙岂可付。

北师抵南京,献门景隆附。

火起疑自焚,逊国实无据。

为僧说荒唐,驻锡竟何处。

欲掩篡弑名,流言任传布。

形式: 排律

读通鉴纪事本末.甲申鼎革

明亡由内竖,酷信难变更。

甲申春三月,流贼围北京。

我辈富贵在,开门纳自成。

庄烈殉社稷,国亡名不倾。

狐兔据宫阙,三桂请义兵。

一鼓灭群贼,定鼎拯苍生。

得天下最正,孰能同大清。

凛承百王后,读史思持盈,古事寸心鉴,取法择善行。

百篇咏几暇,自警非自鸣。

继统仔肩重,宵旰亹敬诚。

日强勉不息,惕若望治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五贤咏.管仲

齐桓正不谲,鲍叔荐士公。

一言为知己,任用即听从。

射钩置弗问,大度何冲冲。

夷吾竭才力,五霸论称雄。

亲昵不可弃,宴安患无穷。

片言得其要,政治昭齐东。

菁茅贡不至,成周祭不共。

伐楚责大义,问罪宜兴戎。

修礼受方物,强弱国皆同。

五命推盟主,赞襄德化充。

平戎承宠命,执礼何其恭。

贤哉管氏子,世祀酬勋庸。

形式: 古风

五贤咏.范武子

同罪故同奔,非慕先蔑义。

宣子为国谋,诸浮集众议。

蹑足隐端儿,要誓神其智。

超哉绕朝鞭,洞悉真与伪。

衮职竭赞襄,进谏存深意。

生民仁者心,分谤寮友谊。

王命一何尊,黻冕荣专赐。

善人洵国宝,盗贼早远避。

典礼在殽烝,讲求务明备。

训子敬事君,请老成厥志。

祝史无愧辞,家事先克治。

竭情更无私,论古怀随季。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