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舞(其七)

试倩霜刀登玉缕。银鳞不忍供盘俎。

掷向清波方圉圉。休更取。小槽且听真珠雨。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翻译

试着请霜刀切割玉一般的细丝。
不忍心让银色的鱼儿成为盘中餐。

注释

倩:请求,委托。
霜刀:比喻锋利的刀,可能指厨刀。
玉缕:形容鱼肉细嫩如玉的丝线。
银鳞:指鱼的银色鳞片。
盘俎:古代祭祀或宴会上盛放食物的器皿。
清波:清澈的水面。
圉圉: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
休更取:不要再去捕捉。
小槽:小型的酒槽,也可能指酿酒的器具。
真珠雨:形容美酒如珍珠般滴滴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渔光之美,诗人史浩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水波中的渔夫舞姿。"试倩霜刀登玉缕",一句便点出了渔夫在清晨微寒中提着网兜入水的情景,"倩霜"指的是轻霜的意思,"试"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渔夫试探般小心翼翼,又透露出一种冰冷与坚硬。"登玉缕"则形象地将水面比喻为玉质的细丝,渔夫轻步其上,如同行走在洁白无瑕的玉带之上。

接着是"银鳞不忍供盘俎",诗人对待捕获的鱼类如同珍宝,不忍心将它们摆放在餐桌上。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仁慈,也映照出渔夫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爱惜。银鳞指的是鱼鳞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色泽,盘俎则是古代用于盛放食品的器皿。

"掷向清波方圉圉"一句,更是将渔夫舞姿生动展现。"圆圉"形容水波的弧度和连绵,渔夫在这波光粼粼中投入网兜,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跳跃的舞蹈,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

最后,"休更取。小槽且听真珠雨",诗人似乎在暗示不要再捕捉更多,只需静坐于小船中,聆听那水珠落下形成的自然乐章。这一句不仅是对渔夫生活情趣的一种描摹,也是诗人内心宁静、享受大自然赐予之美好时刻的一种抒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夫舞这一独特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生命尊重与爱护的哲思。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渔夫舞(其六)

一引修鳞吾事了。棹船归去歌声杳。

门俯清湾山更好。眠到晓。鸣榔艇子方云扰。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家傲.留别孙表材

春恨不禁听杜宇。买舟忽觅东鄞路。

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

明夜月华来竹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橹。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菩萨蛮.清明

提壶漫欲寻芳去。桃红柳绿年年事。唯有列仙翁。

清明本在躬。何须从外讨。皮里阳秋好。

堪羡个中人。无时不是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喜迁莺(其二)癸酉岁元宵与绍兴守曹景游

征鸿回北。正雪洗烧痕,千岩匀绿。

鱼纵新漪,梅繁断岸,春到鉴湖一曲。

满城绣帘珠幌,暖响聒天丝竹。

渐向晚,放芙蕖千顷,交辉华烛。贤牧。

棠阴静,康阜政成,褒诏来黄屋。

玉笋光寒,紫荷香润,人道此装须趣。

且出催花银漏,恣饮宝觥醽醁。

向明岁,看传柑归去,腰横金粟。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