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青莲宇为性空上人作

我闻舍卫国,布地皆黄金。

□□祇树园,郁郁㫋檀林。

澄澄七宝池,涓涓功德水。

□□青莲花,非白非红紫。

莲生下有根,七窍常玲珑。

□□菩提心,了了能相通。

莲开中有茎,茎断丝犹系。

□□锁子骨,勾连自支缀。

莲老上有房,乃孕的实圆。

譬如舍利子,凝结金石坚。

莲居淤泥内,不受淤泥污。

譬如圆通性,略无挂碍故。

所以黄面老,比德良似之。

嗜爱每趺坐,不倾亦不欹。

云何性上人,解构青莲宇。

石塘湛澄碧,绀葩点寒翠。

莲叶何田田,莲蕊何娟娟。

见莲即见佛,慕佛非慕莲。

瓣瓣露慈容,朵朵含至性。

影摇晓日移,质濯秋波净。

有香复有色,香色本非真。

欲知无尽意,悟此有漏因。

无尽亦归无,有因亦何有。

心出万劫先,身居万劫后。

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

明月我佛道,孤月悬中天。

焚香诵法华,好究西来意。

合掌问上人,如是复如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青莲宇为性空上人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教场景。诗人以舍卫国的祇树园为背景,赞美了青莲花的纯洁与智慧象征。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不受污染,象征着性空上人的修行境界,超脱世俗,保持清净。诗中提到的“菩提心”、“莲茎断丝”、“锁子骨”等意象,寓言佛法的绵延和坚韧,以及修行者的内在联系。

诗人通过比喻,将莲花与佛性相联,强调观察莲花如同见到佛陀,敬仰的是佛的智慧而非外在形式。莲花的美,无论是色、香还是形态,都被视为佛法的显现,但其本质超越这些表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性空上人深入理解佛法的赞叹,以及对修行道路的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禅修的崇尚和感悟。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墨竹四首(其一)风

雄风鼓馀怒,湘江起层波。

老蛟改窟宅,拿云下岩阿。

蜕骨在平陆,化作碧玉柯。

势强不肯屈,敲戛声相摩。

晴窗俯虚敞,瑟瑟秋思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墨竹四首(其二)雨

春雷起葛陂,阴霾滃四集。

零雨下纷如,脩鳞动潜蛰。

青凝琅玕枝,碧映云母石。

洒洒浥微凉,霏霏带馀湿。

遥遥望翠华,尚忆湘娥泣。

形式: 古风

题墨竹四首(其三)晴

淇园景虚旷,满林疏玉齐。

旭日散馀彩,凉飙动凄凄。

晴影布地密,翠色含烟迷。

凡禽不敢下,祥凤何当栖。

遥遥九疑山,极目青天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题墨竹四首(其四)老

潜虬跃重渊,鳞甲半脱落。

未愁风云生,只恐雷雨作。

变化不可羁,虹光射天末。

含情望三湘,翠袖侵寒薄。

皇英久未归,苍梧烟漠漠。

形式: 古风